内容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浏览次数:991次
新华社长沙9月20日电 题:从“靠山毁山”到“靠山养山”——湖南攸县“护绿”惠民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芳洲
天气转凉后,湖南省攸县鸾山镇的游客依然不减。这座位于罗霄山脉的小镇已成为湘赣边的民宿特色小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溯溪、享受自然。
“今年夏天,客房几乎每天都爆满?!别缴秸蛱以创宕迕裢啃旅窀咝说厮?。近些年,他在村里开了一家民宿,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安静舒适的环境,还可以在周边体验采摘水果、漂流溯溪等活动?!笆率抵っ?,我们老百姓把山养好了,一样可以靠山吃山?!蓖啃旅袼?。
这是鸾山镇全景图。(受访者供图)
鸾山镇位于攸县东部山区,是攸县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有着同样丰富的煤炭资源。十多年前,这里大小煤矿多达一两百家。涂新民在煤矿挖煤,妻子则上山砍些杂木送到煤矿卖钱,日子过得还算富裕。
大规模砍树挖煤,迅速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入,但也埋下了生态破坏的隐患。
“当时,全县可伐林木锐减、林分质量下降,十多个乡镇几乎无用材林可伐?!必亓忠稻志殖ね跽妓?,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攸水、南水等河流水量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起,攸县决定封山育林,再造秀美山川。
封山育林后,煤矿也逐渐关停,涂新民失去了挖煤的工作,妻子也无法上山伐树,他们只能外出打工。
十年间,通过义务植树、人工造林、建设生态廊道、修复难利用地等行动,攸县的荒山开始重披“绿装”。
“现在,全县森林总蓄积达到753.6万立方米,较2013年净增426.05万立方米,增幅达到130.07%?!蓖跽妓?。
“养山便是藏富”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推动“科技兴林”,攸县全县以“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模式种植油茶52万亩,油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超19亿元。在莲塘坳镇等乡镇,开展林下香猪养殖、林下种植菌类等不同品类立体林业模式,大幅提升了“林下经济”的产业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山里休闲度假,鸾山镇的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涂新民也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返乡开了民宿。
“曾经我们对封山育林还有些不理解,现在有了切实的体会?!蓖啃旅袼?,“以前是‘靠山毁山’,现在是‘靠山养山’?!?/p>
与此同时,当地林业部门还将提高森林品相列为长期工作目标,让绿色“颜值”更高?!巴ü指в⒐攀髅颈;ぁ⒘窒喔脑斓却胧┯呕址纸峁?,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让青山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蓖跽妓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