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9日 浏览次数:1536次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题:北京:传承长城文化 守护精神根脉
新华社记者罗鑫
一大早,趁着暑气还未升腾,年过花甲的长城?;すこ淌Τ逃烂椭糇诺巧焦照?,和施工队员们一起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直到来到北京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的现场,为箭扣长城121号敌台“诊断病情”。
图为箭扣长城正北楼。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夏日里的箭扣长城掩映在山峦叠翠中,气势恢宏。不久前,不远处的120号敌台出土了包括长城建筑构件、火器、铜钱等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为还原明代戍边将士的生活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20号敌台发掘前坍塌严重。过去遇到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就直接清理了,但现在我们逐步开展长城修缮‘考古先行’,能防止对文物的‘无意识’破坏?!北本┦锌脊叛芯吭焊毖芯抗菰鄙戌袼?。
开展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是北京加快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彰显中华文化标识的缩影。针对长城这一大型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北京近年来加大系统?;ちΧ?,形成了以协调保护为基础、以价值挖掘为牵引、以融合发展为驱动、以公众参与为支撑的保护传承思路。
“我们汇聚专业力量,加强考古调查、文物?;?、古建修缮、遗产监测等多领域的联动,全面?;ここ潜咎搴椭鼙呋肪??!北本┦形奈锞忠挪芾泶ΥΤけ辖ㄓ钏担?000年至2023年,北京组织各方力量实施长城保护工程120余项,使用财政资金近6亿元,长城保护管理状况显著提升。
图为延庆区长城?;ぴ痹诔こ巧涎膊?。新华社记者 罗鑫 摄
如今,长城北京段已组建起500余人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实现“一人一公里”参与长城遗产监测。
回想起义务巡查?;ここ堑娜兆?,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80岁的村民梅景田不禁感叹:“现在村里的每个人都明白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醋旁嚼丛矫览龅某こ牵睦锞褪翘な??!比缃瘢肪疤锏募肝煌缤ü适?、面试、体能测试等,已成为专职长城?;ぴ薄?/p>
有的长城?;ぴ被咕嘌蹬浔噶宋奕嘶壬璞浮1辖ㄓ罱樯?,2023年,北京开展省级长城?;は肿雌拦老钅?,依托无人机采集数据对长城现状残损和病害进行自动识别并开展科学分析,实现对长城的高效监测。
在北京,科技力量正赋能长城文化遗产?;?、提升长城展示阐释水平。比如,北京首次在国内开展长城碑刻微痕提取和数字化识别工作,高水平精确还原长城文物上的文字史料。
北京还选取长城周边一批高品质、高知名度的景区和资源富集的村落、乡镇,着力打造系列文旅融合片区。
今年4月,在延庆区八达岭镇举办的一场环长城越野赛串联起多段长城,让中外跑者充分感受长城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罢獬”热喙孛袼藜旱氖杖虢锨凹改晖诜艘环?,带动地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卑舜锪胝虻澄备哝滤?。
图为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新华社记者 罗鑫 摄
在石峡村,一个包含数十家民宿在内的民宿集群已然形成。临近周末,石峡村的精品民宿客房几乎被预订一空。“在我们民宿小院的二楼露台,可以边喝咖啡、边欣赏不远处的长城敌台?!贝迕穸窒蚣钦呓樯茏约蚁兄迷郝浞藓蟮某晒?。
“游客来我们这里,主要就是为了看长城。”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谷文亭说,“自然风光是一方面,长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天然的教材。我们建设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开办长城主题书店、开展长城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回乡的游子能望得见‘乡愁’,让游客对长城有更深一层的理解?!?/p>
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现在已成为游客来石峡村的热门打卡地。陈列室外的木栅栏上,“李闯王过石峡”等长城传说故事被制作成了一幅幅漫画,用手机扫一扫漫画右下角的二维码,一个个传说故事出现在手机上。陈列室内,村民们捐赠的老物件、长城?;ぴ北郴氐氖涛奈锏?,讲述着长城石峡段的前世今生。
图为石峡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内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罗鑫 摄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汤羽扬说,长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当外国人提起中国时,往往会想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北京近年来加大对长城本体的?;ちΧ取⒍猿こ俏幕壑档耐诰蛄Χ?,这些都有助于向世界讲好长城的故事。